景盛配资 1930年,民国用东北大豆向日本买了艘巡洋舰,次年日本大腿都拍肿_中国海_蒋介石_军舰
写作对于作者来说并不容易景盛配资,每天辛勤创作的背后是为了养家糊口。作为观众的我们,应该对他们的付出多一份理解。文中还插入了一个简短的广告,观看五秒钟后,便可免费阅读全文。感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!
文 | 付东升
编辑 | t
在你们的眼中,购买一艘军舰,究竟需要使用何种货币呢?
是黄金?白银?抑或是石油?景盛配资
展开剩余79%然而,差不多一个世纪前,国民政府竟然曾经用大豆向日本购买过一艘军舰。这艘军舰最终去了哪里,它在当时的中国海军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?今天,我们就来细细探讨一番。
1930年12月5日,蒋介石签署了一项法令,允许民国政府向当时的日本军方购买一艘巡洋舰。那个时候,日本已经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性试探,然而两国之间并未完全撕破脸皮,因此这笔交易仍在一种较为和谐的氛围下完成。
虽然谈判进展顺利,但最终却在结算方式上产生了分歧,负责谈判的日本播磨造船厂陷入了困境。播磨造船厂虽是日本的老牌造船厂,但因近期的经济困境,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。经过几天的激烈磋商,在双方即将就结算方式进行讨论时,海军部长陈绍宽突然给蒋介石发去电报。当时蒋介石其实早已对这笔军舰交易失去了信心,之前他向美国、德国、法国和英国等多个国家询价,却无一能够满意——价格要么太高,要么付款方式无法接受。无奈之下,蒋介石才想到了身边的邻居——日本。
没想到景盛配资,当陈绍宽提出用大豆支付军舰款项的提案时,日本方面居然答应了,而且态度非常积极:“只要有活儿做,其他都可以商量。”从此,东北讷河及周边地区的大豆便开始批量运往日本。播磨造船厂也不拖延,第一批大豆到达后立刻动工建造。这家造船厂的效率相当高,1931年2月21日动工,10月10日就完成了宁海号的建造。这艘舰船长超过100米,宽约11米,虽然从某种角度看,它的配置更接近驱逐舰,而非巡洋舰,但蒋介石仍决定购买它。
这艘舰的火力配置相当强大,配备了三座双联装140毫米主炮,六门76毫米高射炮,两个鱼雷管和两个深水炸弹投放架。此外,还有10把英国威克斯高射机枪和一架水上侦察飞机。这样一套武器配置,在驱逐舰中极为少见,因此蒋介石才决定接受这艘舰,并将其视作巡洋舰。
更有趣的是,民国政府还把这艘军舰的设计图纸以及零部件带回中国,并交给江南造船厂,复制建造了另一艘姐妹舰——平海号。
然而,一些网友对1931年9月18日爆发的九一八事变表示疑惑:既然日本已经侵占了东三省,为什么日本还能在10月10日按时交付军舰呢?实际上,这并不难理解。当时蒋介石一直采取回避政策,面对日本侵占东三省,他选择了不予回应。由于政府尚未正式宣战,民间与军方的交易仍然可以进行,因此大豆继续被运输到日本,日本的造船厂继续建舰。这也就成了当时中国的一个奇特现象——用大豆支付的军舰款项,竟然从中国的土地运往日本。
或许当时的中国太过弱小,难以抗拒侵略者,但事实上,这样的忍让并不会获得敌人的宽恕。1937年,淞沪会战爆发,宁海号被派往江阴封锁航道。在此过程中,宁海号遭遇了大量的日本飞机轰炸,但舰长指挥得当,尽全力反击,最终击落了九架敌机,迫使其狼狈撤退。此役大胜,给了陷入困境的国民党军队一线希望。宁海号与平海号一同在江阴坚守抵抗,然而这两艘军舰的性能毕竟有限,面对强大的日军轰炸机群,它们很快不堪一击。最终,宁海号重创,平海号也失去了战斗力。舰长不得不下令将舰沉没,以阻止日军进一步进攻。
然而,宁海号和平海号的故事并未结束。日军打捞并修复了这两艘沉船,经过改装后,将其分别命名为“五百岛号”和“八十岛号”,并用作海军学校的训练舰。这两艘原本由大豆交换来的舰艇,如今被侵略者改造成了战争机器的教育工具。若它们有意识,或许也会深感自己命运的悲惨。
随着战争的进展,日军的战略部署屡屡失误,最终,他们不仅在中国战场受阻,还不得不兼顾东南亚和太平洋战线。原本依赖中国资源来支持战争的计划也破产了。最终,这两艘经过改装的舰艇被重新拉上了战场,成为二等巡洋舰。但此时的日本已是强弩之末,战争越来越不堪,五百岛号和八十岛号先后被美军潜艇击沉,日本的军国梦也彻底破灭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华力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